<醉翁亭记>第四段 分层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5/04 15:48:28

<醉翁亭记>第四段:
第一层:
“已而夕阳在山,人影散乱,太守归而宾客从也。树林阴翳,鸣声上下,游人去而禽鸟乐也。”

第二层:
“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,而不知人之乐;人知从太守游而乐,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。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太守谓谁?庐陵欧阳修也。”

我们老师说的:
第一层:从开头到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
第二层:到太守乐其乐也
第三层:庐陵欧阳修也。

第一层(已而夕阳在山……禽鸟乐也),写宴会散、宾客归、禽鸟乐的情景。“已而”总领下文,带出下面的情景,“夕阳在山,人影散乱”,大家都满意而归,禽鸟也附和着人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。

第二层(然而……欧阳修也),写太守之乐。用“然而”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,四句中两用“知”与“不知”,文势遒劲,一转一深,构成螺旋式层层推进,是一篇之警策,显示出作者炼句炼意的艺术功力。鸟是不知人的快乐的,这些游人、宾客们也是不懂得太守的快乐的,宾客们只知道跟随着太守快乐,却不知道实际上太守是因为他们快乐而快乐。结尾部分用“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”这句话,把“醉”与“乐”统一起来,点明了全文的主旨。结末一句直接点出“太守谓谁?庐陵欧阳修也”,都是从大到小,由远及近,最后集中到醉翁一人。这种移步换形、聚焦一点的艺术手法,使全文重点突出,“醉翁”始终居于画面的中心。所写景物虽不多,却纷繁有序;林壑之胜,朝暮四时之景,休息、行走的游人,以至喧哗的众宾,幽鸣的禽鸟,这众多杂沓的物态人情,都用一个“乐”字贯穿,使文意辐凑,凝而不散。